青岛,12个月,60种当季美食

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各种时节,各种时鲜,各种美食,前仆后继地涌来!为此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份青岛全年“海货”食谱,12个月,各种时令海货的最佳食用时节!这才是青岛吃货的顶级配置。

月份

海货

1-3月

八带

2-3月

海虹

3-4月

香螺、泥蚂

3月-5月

虎头蟹

4月下旬-5月

鲅鱼

4月

带子——超级大海虹

4-6月

琵琶虾、扇贝

5月

蛤蜊

6-8月

黄花鱼

7月初—10月底

鱿鱼

8月-9月

9月

带鱼

9-11月

梭子蟹

12月-3月

野生海蛎子

很多在青岛扎根落户的小伙伴,对照着上面这个表吃,保准让你的味蕾感受到不一样的海鲜质感!小编吐血收藏版!

海鲜盛宴

八带

一般春节前后,黄岛区琅琊镇海域以及红岛海域就会迎来八带渔汛,这时候的八带最新鲜、最好吃。

美味做法——葱拌八带

1.将八带用盐搓洗干净,去眼,入水汆烫刚变色卷起捞出,如冷开水过凉。控水后切成大小适合的条状。

2.大葱斜切,可别切成丝状啊,那样就没有口感了。与八带一起,加调料(六月鲜、盐、味精、醋)拌匀,最后加点香油,OK,可以吃了。

小贴士

八带记住一定不要汆时间久了,太久容易又硬又塞牙,心血白费哦。

青岛的其它吃法:

海虹

2月左右,是海虹最肥美的季节。

美味做法——白灼海虹

1.将海虹在流动水下用刷子刷洗干净。

2.锅中加入适量水和姜片,放入洗净的海虹煮开。

3.看到海虹全部张开口即可关火,捞出控水后,趁热食用。

小贴士

将姜末放入小碟中加适量醋调成姜醋汁,再加入一茶勺蚝油,蘸着吃味道更好。

青岛的其它吃法:

香螺

三四月份的香螺是最好的,美味“舌头”露得多不牙碜。

美味做法——酱爆香螺

1.热锅下冷油,油热后,爆香葱段姜丝和红椒。

2.烹入料酒,加入两勺甜面酱和半勺美味豆酱,炒出香味。

3.下入香螺,大火翻炒1分钟。

4.加少许开水,盖上盖子焖2分钟。

5.大火收干汁即可。

小贴士

口味轻的只用甜面酱即可,海香螺本身鲜度足够,无需添加过多调味品。

青岛的其它吃法:

泥蚂

冬天天冷,泥蚂窝在泥里不出来,等春天海冰化了的时候,便开始爬出来,这时候的泥蚂又多又肥。城阳那边的老人常说“开凌的泥蚂最好吃。”

美味做法——煮泥蚂

取洗好的泥蚂置于清水中,放入花椒一起煮,熟后即可。花椒的香味配上泥蚂的鲜味,自是一番不一样的味道。

小贴士

在上马当地还有更民间的吃法,就是将高粱面或玉米面打成浆糊,加入新鲜泥蚂一起煮着吃。既有粮食的香味,也有海鲜的鲜味,十分美味!

虎头蟹

虎头蟹在春季捕捞最为肥嫩,其味道以甜、香、鲜为主,人称海鲜中的极品。

美味做法——清蒸虎头蟹

水煮时,要根据虎头蟹重量大小而定时间,如果超过四两重,就需要煮上20分钟,如果二两左右的虎头蟹,一般10分钟就可出锅食用。出锅后,先闻鲜味,再蘸上少许姜汁,那个鲜味简直能鲜倒人,最后连汤都成了海鲜汤中的极品。

小贴士

因为虎头蟹在青岛地区的认知度比较低,所以外人很少见过。本地人都把虎头蟹当成稀罕物种对待。

鲅鱼

青岛素有“鲅鱼跳、丈人笑”的民谚,说的是谷雨过后,鲅鱼肥美,青岛女婿采买鲅鱼孝敬丈人的佳话。眼下又到了鲅鱼大量上市吃鲅鱼的时节了。

美味做法——熏鲅鱼

1.按骨节的厚度切片,一层层码在大碗里,并在鲅鱼上面放上姜片、蒜片、八角。

2.糖、老抽、烧酒调匀,倒在盛鱼的碗里,与鱼持平,盖上盖子腌制8小时。

3.鱼腌好后,炒锅加油,比鱼片厚度深些就可以了。

4.投入鱼片炸透。

5.炸成酱红色就可以出锅了。

小贴士

切鱼要用快刀,鱼要冰冻的,略化。刀不快或鱼太软都会把鱼肉挤出来,炸时容易散架。

青岛的其它吃法:

虾虎

每年4~6月份是吃虾虎的最佳时节,因为这个时候的虾虎肉质最为饱满。

相信大部分小伙伴吃的都是水煮虾虎,今天教给大家不一样的美味吃法:

美味做法——椒盐虾虎

1.将虾虎冲洗干净,沥干水份,加一点料酒拌匀。

2.葱姜蒜切末,洋葱切粒,干红辣椒剪开去掉籽,剪碎。

3.炒锅中倒油,倒入虾虎大火翻炒至变色后盛出。

4.锅中油倒出,留点余油爆香葱白姜蒜末,洋葱和干红辣椒。

5.倒入虾虎大火翻炒,撒上椒盐炒匀,即可。

小贴士

一般到六月一日前后,琵琶虾就产完籽了,然后经过休渔期,小的琵琶虾就慢慢长起来了,到9月份的时候,一般小琵琶虾能长到七八厘米长,那个时候又能吃了,只是那个时候的琵琶虾没籽,而且个小。

青岛的其它吃法:

扇贝

扇贝最适宜生存的水温是10-18度,进入7月份以后,海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扇贝就会进入死亡期。

美味做法——蒜蓉粉丝蒸扇贝

1.粉丝剪短,提前泡软;大蒜剁成蒜泥备用。

2.把扇贝清洗干净,用小刀,轻轻取出扇贝肉后剔除内脏。

3.锅中注入油烧热,加入蒜泥爆香,再倒入蒸鱼豉油炒匀。

4.把泡好的粉丝放在扇贝壳里,粉丝上放扇贝肉。

5.全部做好后放入盘中,淋上蒜料汁。

6.蒸锅注入水,水开后放入扇贝,大火蒸至5--8分钟。

7.另起锅加入油,烧热,将油趁热浇在扇贝上即可。

小贴士

清理扇贝的时候,仅留取白色的扇贝肌和周边的红色部分就好。

青岛的其它吃法:

蛤蜊

说起蛤蜊,在青岛名气最大的莫过于红岛蛤蜊。肉质最肥、味道最美还要到五一前后。

美味做法——酒蒸蛤蜊

1.清洗蛤蜊沥去水分。

2.干红椒从中间撕断,挤出里面的籽;蒜瓣用刀背拍扁;小葱洗净,切小段。

3.锅烧热后,放入干红椒、蒜,用小火煸香后放入蛤蜊。

4.倒入白酒,加盖焖煮。待蛤蜊壳煮开后打开盖子,放入生抽,搅匀。

8.撒入小葱,盛出即可。

青岛的其它吃法:

黄花鱼

夏天吃黄花鱼最有营养。在临近产卵期时,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

美味做法——清蒸黄花鱼

1.鱼放盘子上,将姜片铺在鱼上。蒸鱼豉油倒在小碗里。

2.将鱼和小碗都放在锅里用大火蒸熟,7-10分钟(按鱼的重量)。

3.鱼蒸好后把姜片拣去,鱼盘里的腥水倒掉。然后将葱段铺在鱼上,小碗里的蒸鱼豉油倒到鱼上。

4.将锅烧热,倒入1勺油烧到7成热。把烧热的油浇到鱼盘的葱段上就可以了。

青岛的其它吃法:

鱿鱼

虽然青岛本地产鱿鱼少,但青岛人喜欢并擅长吃鱿鱼,大街小巷经常可见烤鱿鱼串的小摊,每个烧烤摊的烤鱿鱼爪、鱿鱼头成为吃客必点之一。

美味做法——小土豆烧鱿鱼

1.小土豆对半切块,青椒切圈,洋葱切丝。

2.将鱿鱼撕掉背上的黑膜。

3.先从一头斜着划刀口,不要切断;再从另一条划刀口,形成十字花刀。最后,切成一块一块的。

4.鱿鱼放入滚水中汆烫一下后捞出沥水。

5.锅中放入小土豆煎一下。煎到2面金黄色,皮起皱,下入姜片。

6.放入豆瓣酱2勺,放入鱿鱼,炒均匀。

7.放入青椒,洋葱,加入盐1茶匙,酱油半勺,白胡椒半茶匙调味。ok了!

青岛的其它吃法:

8月份,青岛的养殖虾就会占据海鲜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时也填补了禁渔期本地海捕虾的缺席。最重要的是,价格更加亲民,可以让市民敞开肚儿享用。

美味做法——油爆虾球

1.鲜虾去除头部,用剪刀沿着虾背,从虾头部分向虾尾方向剪开后,去除虾线,然后用刀将虾背片开2/3。

2.锅中倒入油,爆香姜片后,放入虾翻炒成红色后,淋入生抽搅匀,盖上盖子,焖1分钟。打开盖子放入糖,大火收汤即可。

小贴士

这道菜的原料和做法都非常简单,如果觉得给虾开背麻烦,剪去虾须直接做也可以的,不过那样就不是油爆虾球,而是油爆虾啦。

青岛的其它吃法:

带鱼

本地带鱼与外地带鱼主要在口感上有区别:本地带鱼肉厚,肉香,十分好吃,而外地带鱼吃起来有点绵,9月份的青岛本地带鱼是最好吃的。

美味做法——干锅带鱼

1.买带鱼时处理干净,拿回家清洗干净,沥干水份待用。辣椒切段、泡椒切细颗粒。

2.用煎锅把带鱼煎黄两面捞出待用。(煎的过程中可以放点盐,免得油溅烫到手。)

3.用另外一口锅(不是煎锅)放油,热油锅放入姜蒜末、泡姜、花椒、豆鼓、豆瓣、老抽少许、干辣椒、料酒炒香,把带鱼倒进一起翻炒片刻,起锅时放点醋、芝麻、味精和葱段即可。

青岛的其它吃法:

梭子蟹

青岛人吃蟹,有多种做法,面拖、油炸、爆炒等等。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就是清蒸。

美味做法——清蒸梭子蟹

1.梭子蟹清洗干净。

2.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下入姜片,葱结,料酒。

3.梭子蟹摆入盘内,水开后入锅蒸。

4.生姜切丝,淋入适量的醋调成的汁,做成蘸料。

5.梭子蟹蒸十五分钟左右就ok了。出锅后,搭配蘸料一起食用。

青岛的其它吃法:

野生海蛎子

每到冬春季节,海蛎子就会粉墨登场,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美食,1月份是海蛎子肉肥味美的时节。

今天教给大家一个新式做法:

美味做法——酥炸海蛎子

1.将海蛎子肉,清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加入一勺盐、半小勺胡椒粉腌制半小时。

2.将鸡蛋打散,蛋液里加少许的盐调味。

3.将海蛎子先在蛋液里蘸一下,然后裹满面粉,接着蘸上蛋液,再裹满面包糠。

4.锅里油加热,油七成热的时候,将海蛎下锅炸。

5.炸至金黄酥脆即可出锅,吃的时候蘸番茄酱或是沙拉酱即可,非常美味。

青岛的其它吃法:

作者:半岛网络

如果家里有知青或者有认识的知青朋友,我们这里推荐一个优质的知青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彲浠ユ不濂藉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oobaoo.com/hhyjs/2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