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分
海鲜肉的组成因海鲜的种类、年龄、雌雄、捕捞季节和饵料的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条鱼,其腹肉的脂肪含量也比其它部位高。通常,鱼肉的水分与脂肪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水分多则脂肪少,水分少则脂肪多,二者之和基本保持一定,约80%。鱼肉成分的平均值为水分77%、蛋白质19%、脂肪2%、无机质1%、碳水化合物极少。成分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分和脂肪含量。一般情况下,海鲜与畜禽肉相比,水分含量高,而脂肪含量相当低。
2、蛋白质
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肌原纤维蛋白质,此外还有肌浆蛋白质和肉基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和鱼的种类没有多大关系,几乎相同。除了贝类中胱氨酸含量高外,鱼肉的氨基酸组成在贝类、虾、墨鱼中也是基本相同,也和食用肉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所以,海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肉一样高。但是鱼肉中的蛋白质和食用肉中的不一样,鱼肉中的基质蛋白含量低,肉质软,再就是肌动球蛋白和肌球蛋白比食用肉的蛋白质不稳定,容易变质,需要特别留心。
3、脂肪
海鲜动物的脂肪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在常温下呈液体。从鱼体的一般成分来看,脂肪含量变化最大,如东亚沙脑鱼的变化范围是2-12%,鲭鱼是1-20%。脂肪含量按季节变化是鱼类的特点之一。鱼的不同部位,脂肪含量也不一样,典型的例子是金枪鱼的脂肪多的部分高达25%以上。一般腹部的肉中脂质多于背部肉。鳕鱼的脂肪多集中在肝脏。鱼类脂肪含量高的时期是产卵前期,这时水分少,是味道最佳时期,而且这个时期鱼类集中在一定海域,所以鱼获量也大,叫做渔汛期。脂质海鲜肉中的脂质与食用肉一样分为组织脂质和储藏脂质。组织脂质主要是磷脂质,储藏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酸脂。
根据鱼类肌肉中的脂质含量高低,鱼类可分为:
[1]、少脂鱼:其含组织脂质外,有少量的储藏脂质,含脂量在1-2%。这种鱼是肌肉中不含肌红蛋白的白身鱼,如:鳘、加级鱼等属于这一类。
[2]、多脂鱼:不仅含组织脂质和储藏脂质,它们的肌肉中还含有肌红蛋白,因此也叫做红身鱼,如:沙丁鱼、青花鱼等属此类。海鲜肉中的脂质和食用肉中的脂质最大的差异就是构成脂质的脂肪酸的差异。海鲜肉中的脂质不同于陆上动物脂质或植物脂质。它是含碳原子多,不饱和键数也多的二十戊盐酸、二十二己盐酸等高不饱和脂肪酸。含有这些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发出不快的臭味。海鲜的饱和酸以棕榈酸为主,还含少量的硬脂酸和豆蔻酸等。与畜禽肉相比,海鲜的不饱和酸的不饱和度更高些;淡水鱼与海水鱼相比,多数海水鱼的不饱和酸的不饱和度高。由于海鲜脂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饱和脂肪酸少(前者占70-80%,后者占20-30%)所以多吃海鲜肉不用担心象食用肉类那样诱发动脉硬化。
4、糖原
糖原存在于海鲜的肌肉中。刚捕捞的鱼类中可检出0.1-0.2%,而在普通的市售品中已基本不复存在。贝类和甲壳类中含1-2%,牡蛎中的糖原含有量有时增加。
5、无机盐
无机质在鱼肉中占1-2%,带骨雄鱼可达5%。其中钠、钾、镁、磷多些,从总体看属于酸性食品。此外,还含钙、铝、铁、锰、铜、钴、镍、锌、碘、氯、硫等。在这些元素中,最有特点的是碘,尤其是鲍鱼、牡蛎等软体动物中含量更高,比畜禽肉类高出数十倍。大概是摄入碘含量高的海藻的缘故吧,海水鱼的碘含量比淡水鱼也高得多。海鲜产品中的氟含量也很高。牡蛎有时蓄积铜、锌等元素。在铜、锌等元素含量高的工业废水污染地带,牡蛎呈绿色,被称为绿色牡蛎,对人体有害。
6、维生素
海鲜中主要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部分海鲜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维生素C等。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主要分布在鱼的肝脏中。鳕鱼、狭鳕鱼、青花鱼、鲣鱼、金枪鱼、石投鱼的肝油富含维生素A。另外,鱼体越大,越接近产卵期,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含量越高。鱼肉中含维生素A较少,只有鳗鱼、青鱼及其他数种鱼肉中含量较高。
作为前维生素A,胡萝卜素存在于鲑鱼、鳟鱼类的肉和卵中,而且体表带红色的鱼中含量也较多。维生素D多为D3,存在于青鱼、青花鱼的油中,作为前维生素D,麦角甾醇、7-脱氢胆甾醇存在于贝类中。
关于维生素E,据认为鱼肝油中含r-生育酚。维生素B1多存在于鱼类的卵巢和眼球中。维生素B2和烟酸一起多存在与鱼类肝脏中,海鲜产品中B1浓度也比其他食品高。在蛤仔的内脏中发现有维生素B1分解酶,因此蛤类不宜生吃。
7、富含钙水产品含钙广泛而丰富,尤以虾皮为最。
8、富含铁主要有海带、紫菜、裙带菜、海青菜、牛毛菜、鱼肝等。
9、富含锌主要有牡蛎、海星、泥锹、海带、紫菜、贻贝、海肠子等。
10、富含碘主要有海带、紫菜、牛毛菜、羊角菜、海参、海蛰、干贝、淡菜、海鱼、虾、蟹、海螺等。
11、富含硒主要有海鱼、贝类、海蟹肉、爬虾、海螺、海星籽等。
12、富含锰主要有鱼卵、鱼籽、蟹肉、爬虾、海星籽等。
13、富含铜主要有海螺、虾、蛤蝴、文蛤、蛏子等。
14、富含钻主要有鱼籽、鱼卵、蟹肉、蟹芡、海星籽、沙丁鱼等。
营养价值
一般情况下,与畜禽肉相比,鱼肉的组织柔软,易消化。就消化率而言,固形物为95%,蛋白质为97%,脂肪为91%。尤其是蛋白质含所有必需氨基酸,与酪蛋白。鱼肉以外的的低等水产动物,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鱼肉无大差别,如前所述,只是贝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略低些,营养价值也略低些。
鱼脂肪易消化吸收,但氧化酸败后呈毒性,必须引起注意。鱼卵与鸡蛋的蛋白质相似,而且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
海鲜冷冻时,营养价无显著变化,蛋白质营养价良好,维生素也基本相同。海鲜类的干制品因水分的减少而增加了保存性,在海鲜制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在海鲜水分低于35%时细菌很难繁殖。而鱼酱之类的发酵制品,因蛋白质分解成大量的氨基酸,营养有所提高。
海鲜几大类的营养价值
鱼类:
鱼类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鱼类和中华鳖的粗蛋白含量略高于虾蟹类,贝类较低。鱼类富含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鱼类蛋白质包含各种必需的氨基酸,是人类的优质蛋白食物,而且鱼类优于禽畜产品,更易消化吸收。此外,鱼类还含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和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可见,鱼类不仅是优质食物,保健营养品,还能够抗血栓,降低血液黏度,使血压下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脉管炎、脑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同时,鱼类能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机能。
贝类:
贝类营养价值较高且味道鲜美。其肌肉细嫩,各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恰当,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贝类含有丰富的钙等微量元素,如碘、锌、硒、铜、铁、钻,尤其是海蛎肉,是所有贝类中含锌量最高的食物。中医认为,贝类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有的贝类还有益精润脏的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吃贝类,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虾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常吃鲜虾(炒、烧、炖皆可),温酒送服,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如果妇女产后乳汗少或无乳汁,鲜虾肉克,研碎,黄酒热服,每日3次,连服几日,可起催乳作用。虾皮有镇静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症。海虾是可以为大脑提供营养的美味食品。海虾中含有三种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蟹类:
海蟹的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维生素A、微克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E2、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藻类:
藻类食物的无机盐与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的佼佼者是海带,日本人称其为长寿菜、健康菜。海带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钠、钾、镁、铁、硒、铜、碘的含量均丰富,特别以碘含量高最为著称,海带的碘含量在陆生与水生植物中都是最高的。菌藻类食物含有多糖等复合成分,如香菇多糖、岩藻多糖、昆布多糖等。具有多种很强的生物活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还有抗疲劳、降低血脂、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延缓衰老的作用。菌藻类食物一般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肠蠕动和润肠的功效,能防止便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香菇、金针菇等多数种类的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比如,在香菇中,蛋白质占其干重量的20%,脂肪只占1.2%,且脂肪含有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为有益于智力发育的不饱和脂肪酸。
鳖类:
鳖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1、B2等,具有鸡、鹿、牛、猪、鱼5种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称,鳖甲、鳖头、鳖肉、鳖胆、鳖脂、鳖甲胶等所有部位都有药用价值。其主要作用有:滋阴,对肝炎和异常功能亢进有控制作用;滋补,提高血浆蛋白含量,促进造血功能,增强体力;清热,降低异常体温升高,可消散体内肿块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甲鱼肉中含有一种抵抗人体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质,常食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吃适量甲鱼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及提高母乳质量。日本科学家实验还证实,甲鱼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甲鱼中含铁质、叶酸等,能旺盛造血功能,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恢复疲劳。食用甲鱼应注意祖国医学中有记载,食用甲鱼时不能与鸡蛋、兔、猪、鸡、鸭肉以及苋菜等同食,否则无益。还应注意的是,吃甲鱼一定要宰食活的,不能吃死的,因为甲鱼体内含较多的组胺酸,死后极易腐败变质,组胺酸可分解产生有毒的组胺物质,食后会引起中毒。
海鲜的营养价值
小黄鱼的营养价值: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三文鱼的营养价值:
三文鱼除了是高蛋白、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镁、磷等矿物质,并且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所有鱼类中,三文鱼所含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最多(每克三文鱼约含27克)。营养学研究证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还对关节炎、乳腺癌等慢性病有益处,对胎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黄花鱼的营养价值:
鱼石宁神汤用黄花鱼石一两搅碎,酸枣仁三钱,柏子仁二钱,圆肉一两,五碗水煎一碗,饮用时用布隔渣,有宁神安眠镇静神经功效。
秋刀鱼的营养价值:
秋刀鱼的营养价值比牛肉和金枪鱼毫不逊色:它含有的EPA和DHA,可降低血胆固醇、三醇肝油脂,且降低血压,避免血凝块,有益于高血压或冠状动脉硬化者;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延缓衰老;秋刀鱼背上肉色发黑的部分,含有很多防治贫血的维生素B12。
墨鱼的营养价值:
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鱿鱼的营养价值:
鱿鱼的脂肪里含有大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加上肉中所含的高量牛磺酸,都可有效减少血管壁内所累积的胆固醇,对于预防血管硬化、胆结石的形成都颇具效力。同时能补充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因此对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鱿鱼更是有益健康的食物。
鲍鱼的营养价值:
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鲍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肉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具有双向性调节血压的作用,还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还具有滋阴补养功效,并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多吃也无妨。
虾的营养价值: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并且,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海米的营养价值:
海米营养丰富,富含钙、磷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人体获得钙的较好来源,含钙比较多的食物还有奶制品和鸡蛋等。海米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在55%以上,蛋白质含量高的还有就是奶制品和各种豆类等,所以海米也是不错的食品。
紫菜的营养价值:
食用紫菜一般蛋白质含量24%-28%,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多。紫菜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中性、酸性氨基酸较多,这是所有陆生蔬菜植物所没有的特征。紫菜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不饱和脂肪—亚油酸、亚麻酸或十八碳四烯酸含量较多,为10%——30%,且C20以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含量。更优的是紫菜中被人们比喻为“脑黄金”的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30%。紫菜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蔬菜相比毫不逊色。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衰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由于海水蕴含极为丰富的无机成份,而紫菜又具有吸收和积蓄海水中无机质的功能,因些紫菜中的无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螃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蛏子的营养价值: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的功能。
文蛤的营养价值:
文蛤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1、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有丰富的磷、钙、铁、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文蛤同时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治“疮、疖肿毒,消积块,解酒毒”等病。现代研究又表明: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疗效。食用文哈,有润五脏、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文蛤组织提取液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蛤柑提取物--鲍灵Ⅲ,给染有白血病毒的动物使用,可使患有白血病的动物平均存活期延长。
白癜风的治疗过程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