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俗称ldquo小黄鱼rdq

民国就是个乱世,因此,黄金作为乱世保持财产价值的重要媒介,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重要的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黄金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制式,不同的名字,比如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的金元宝,到了民国则是“黄鱼”的名字。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内通货膨胀极为严重,法币飞速贬值。因此,国民党的这一禁令从未彻底实行。黄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鱼”,一直是民间最坚挺,也是最被认可的等价物。制作的小黄鱼的原料是由美国进口的金砖,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进行切割后,使用半自动金条压轧机制成不同重量的金条。

为什么把金条称为黄鱼,民间有个段子,与戴笠有关,说有一个想给戴笠送礼的同乡,送金条不仅被戴笠拒收,还被戴笠骂了一顿,说他罔顾国计民生,道德不行,这位同乡无奈之下,只好多方打听戴笠喜好,后来得知戴笠所爱者,不是“大黄鱼”,乃是真正的野生大黄鱼。

年的时候,上海外滩中央造币厂还生产了金条,他们使用半自动式金条压轧机制成多个重量的小金条,所以生产的金条分好几种,有五钱、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十两等种类,十两的金条统称大黄鱼,一两的统称小黄鱼。当时市场上流通的“大黄鱼”并不多,这些“大黄鱼”金条每一条都印有“孙中山”、“布徽”图案或者“中央造币厂”的字样,另一面就写着金条的重量、成色以及数量编号。

这黄鱼也分为大小黄鱼。“大黄鱼”10两重,约等于.5克,“小黄鱼”1两重,约等于31.25克。抗日战争初期,30枚到40枚的大洋才能换一条“小黄鱼”,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黄金就越保值,价值也就越高。在年之前,三根“小黄鱼”就可以换得北京一座小型的四合院,大约也就是大洋,当时的小康之家每月的支出也大概在15银元。

可见“黄鱼”的价值不一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oobaoo.com/hhyyy/hhyyy/10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