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黄鱼肥日
港口作战时
农民本色(图片:丁元英)
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玩儿到天黑不舍归来,我总在想是为什么?应该是对于亲情的渴望与眷念,应该是对儿时趣事的回忆与想念,也应该是对山野乡村的敬仰与向往!
已经无处找寻的足迹
老家是一片被世人“遗忘”的村落,那片即将成为“原始森林”的圣地多年来未曾被打扰,许多灌木便得到了最好的生长条件,居然与枞木并驾齐驱,成为一道奇景。
老“付”家作为一个极其稀有的姓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代,逐渐开枝散叶,我们一辈慢慢走出山村,老辈们依旧驻守于此,守望我们的归来。
走出村子的我们,多年来一直为了生活而生活,很少大范围聚在一起,今年十一,难得堂妹一大家回来,我们约定在堂弟家疯狂地耍一天,由久居和暂居村子的叔叔与堂弟组织,这样,我们身上仍存有的农民气息瞬间迸发,不再伪装。
家乡美景钓鱼圣地
钓鱼、fu港口(把小池舀干捉鱼)、摘桔子、打板栗,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寻找儿时记忆的、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活动。做现在城里人没得做的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于是,很快,我们放弃钓鱼,拿上铁锹、铁盆和水桶,浩浩荡荡的队伍向有水的沟沟港港进发。
昔日的大港口已是眼前这幅模样
开始“战斗”,开沟引水
付家叔叔、付家大姐、二姐
付家女婿(中)也上阵
港口在我老家门前大池塘的下面,堂弟家离我老家不过千米,杂草丛生,满路荆棘,走到,小刺儿手上已经被茅草划伤了,港口被草包围着,仔细一看,我们终于相信地壳运动的速度了,原来水齐大腿的小沟港此时看来只是一个小坑,中间部分的土更是突出水面,为了不扰兴致,看见几条穿来穿去的小鱼,我们大叫:“有,真的有,好多鱼”。
有动静
人力充足
无需分工,大家抢着参战,叔叔堵水,堂弟清沟,叔叔、我、大堂妹用器皿向外fu水,其余人观战助威,在儿时要花费一个小时fu完的港口,如今十分钟、功力使出不到一成就能让水中的“虾兵小将”无处藏身。
付家小妹抓鱼的动作,饿狼捕食的“赶脚”
付家大姐捕获鲢鱼一条
付家小妹的“土哑巴”也炫耀
观战的人们终于按捺不住,参与到最有趣的环节——捉鱼中来,洗掉泥裤腿多年,本色不减,裤腿衣袖一卷、鞋子一脱,腰背一弯,在哪都是劳动人民形象。鱼少,也能让我们玩儿出丰收的模样,我们是一支自己都崇拜自己的队伍,“浑水摸鱼”着实有趣,有人摸着一条三五厘米长的“土哑巴”也能惊喜得大叫,确实,鱼抓的多少无所谓,气氛更重要。
港口翻腾
这一场港口大作战,对于水中鱼辈们来说,活脱脱一场8.2级大地震,为了“扫荡”更彻底,我拿起铁盆在水中翻搅,待它们晕头转向,一抓一个准,众人皆说:这一招极狠。没办法,儿时场景的重现,翻版未删减版本。
另寻他处
一个人作战
我们抓的哪里是鱼,是快乐
意犹未尽,均不甘心。走遍整个组的沟沟港港,终于又寻得一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鱼”则行,谁能想到一个脚盆大点的小坑,居然藏着好几条黄骨鱼,真让人意外,想想其实也不意外,山野乡间,处处“暗藏”惊喜。
大家一起过“沼泽”
板栗树下,赤脚人小心翼翼
铜铃满树
继续前行,走山路、过草地,趟“沼泽”、跨树桥。突然想起不远处有一座桔园,小时候经常在那儿顺手牵桔,现正是桔子成熟季节,我们又情不自禁慢慢靠近。为了做到有素质的“偷”,大家来到主人家,征得主人同意,尽情在成片的桔园里撒欢,片片绿,点点黄,碧水蓝天,我们挑战着自然美食的诱惑,满载而归,这种肆无忌惮的“偷窃”,让我们们收获着满满的成就感,或许,这片承载着童趣的乐园,又要多年后再见。
轻轻摇一摇,板栗往下掉
树下人
大山之中的纯正野板栗
行走山间,要有收获,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待大家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堂弟已在对面的山上找到了野板栗树,加快脚步,准备开抢。叔叔上树摇,我们在树下用脚擂开“刺猬壳”,防不胜防,总被刺扎伤,两声“哎呦”一喊,好了伤疤忘了痛,为了捡板栗,伤痛也可以是浮云。
水库里钓的鱼
水沟了捉的鱼
自己动手,做自己找来的食材,有了好的材料,大家个个都是大厨,哪哪儿都是农家乐。相聚有时,离别匆匆,期待来年,老家再聚!
图片/丁元英、付蝶、梨鑫、付蓉、付源
致青春致亲情
赞赏
人赞赏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