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群突然浮出海面,渔民白捡9吨等等

光看图片就震撼了!

舟山渔民遇到了

多得不可思议的小黄鱼。密集恐惧症者,就不要往下看了!

这两天,舟山白沙的船老大夏国平成了当地渔民圈子里的红人。因为这个月的19日,他的渔船出海遇到了一群小黄鱼密密麻麻地漂浮在海面上,远远看去海水都成了白色一片。

他和另一个船老大张勇,共两艘船,捞了1个多小时,就捞到了多公斤小黄鱼。

这么多小黄鱼漂浮在海面上

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会抓狂

夏国平今年48岁,已经捕了30多年的鱼,这样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事情要从当天下午2点多说起。

夏国平在东海海区第五小区海域附近捕鱼,从舟山码头出发,开到这里,他的船要开15-20个小时。

和他同在这个海区作业的张勇,先发现了小黄鱼。张勇说,一开始,小黄鱼还不是很多,但等到他的船慢慢靠拢,越来越多的小黄鱼浮上水面。到最后,鱼群包围在渔船周围。最大半径至少有六七十米的样子。

于是,他马上通知了夏国平一起来捞。那场面,如果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几乎会抓狂:密密麻麻层层叠叠都是小黄鱼!

船员们捞捞都来不及,中途有大片黑压压的海鸥过来抢食。有船员干脆扒在船帮上,把箩筐直接扔向海里捞鱼。

船员惊喜地看到,一筐筐的鱼倒在甲板上,居然还都是活的。“这些鱼拥挤在一起,因为实在太多了,挤压在一起,有些已经奄奄一息。”夏国平说。

直到下午4点多,鱼群才慢慢散开去。

两个船老大统计了一下,两艘船一共捞了多公斤。

白鳞小黄鱼多出现在外洋的清海水区

口味比常见的黄鳞小黄鱼要差一点

夏国平的船经常在外洋海域作业。

“遇上渔汛期运气好,一网下去,也能捞到公斤的小黄鱼,我的网深度可以达到海下90多米,这次奇怪就奇怪在,小黄鱼怎么冒出海面了,几乎是白捡一样。”夏国平说。

小黄鱼是浙江人爱吃的海鲜之一。有经验的船老大都知道,外洋和靠近海岸的浑水区捕捞到的小黄鱼是不一样的。

这次捞到的是渔民口中叫的白鳞小黄鱼,一般生长在清水区,多出现在外洋的清海水区,特征是体色略白。两个船老大最终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批发给了鱼商,约十二三万元。这个价格其实算是蛮便宜了,如果放到菜场超市里,这样的白鳞小黄鱼,贵的可以卖到每公斤40元以上,便宜也能卖到30元上下。

而我们熟悉的多是近海浑水区的黄鳞小黄鱼,体色略泛黄。在口味上,黄鳞要比白鳞更鲜美一些。所以在批发市场上,同样规格的黄鳞小黄鱼比白鳞小黄鱼要贵,按照这次夏国平捞到的小黄鱼规格,如果是黄鳞的批发价每公斤可以卖20元出头。

为什么这么多小黄鱼浮出海面

专家怀疑跟“水障”有关

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小黄鱼会浮出海面?目前有多种说法。

有人猜测鱼群是受赤潮影响。但夏国平捞鱼时发现海面很干净,没有任何赤潮的痕迹。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

有人说小黄鱼“胀胶(鳔)”浮出海面。所谓“胀胶(鳔)”,是指原生活在中下层的鱼类受作业网具等影响,被带至海水上层,由于上升速度过快,鱼鳔来不及收放气,导致体内外压力不平衡,内脏外露,五脏错位。人类的潜水病就是如此。

但对于这个说法,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海洋生物专家赵盛龙提出了质疑:这么多的小黄鱼集体“胀胶”,几乎不可能。

赵盛龙教授怀疑这种奇异现象,可能跟“水障”有关。

遇到小黄鱼群的海区,属于东海外洋海域。当时,可能正好遇到黄海的冷水团和台湾的暖水团在此交汇,形成“水障”,引起鱼群不适,主动浮上海面。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如果要确定具体原因,需要专业调查,对当时海域的水质、水温、盐度等取样调查,还要对捞到的鱼样品检测。但目前这两方面的样品都不具备。

(来源:都市快报)

                







































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oobaoo.com/hhysl/hhysl/10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