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喜欢吃海鲜,摆婚宴或者宴请贵客时大多会点一道黄鱼。近年来,因温州附近海域野生大黄鱼稀缺,被称作是“半野生”的生态养殖黄鱼成了替代品。养殖一条“成品”大黄鱼要多少时间?怎样才能让它们品质优良、更有卖相?养殖户有哪些秘诀?且听一条黄鱼的自述:
说说我的审美追求体态“苗条”,鱼鳞偏金黄才能卖上好价钱和许多爱美的姑娘一样,我们黄鱼也是以“瘦”为美,品质好的黄鱼一般都是“苗条”的,鱼鳞偏金黄,这样到了市场后才能卖个好价钱。
为了让我们黄鱼卖相更好,一些不法商家对我的小伙伴们注水、打药。但我的主人温简挺并不这样做,他有自己的一些秘诀,比如在喂食上,他以鱼儿的体态或者在水里的灵活程度,来决定饲料的多少。如果小伙伴太肥,就要节食减肥。他的另一个秘诀是天黑去抓鱼。因为如果白天把我们从网箱中捞起来,鱼鳞偏白色,而晚上抓起来鱼鳞偏金黄,更显“气质”。
(图文无关)
主人说,鱼长得是否“苗条”,全看养鱼人的技术。
现在,我2周岁了,已是一条“成品”养殖大黄鱼,身材窈窕。如果野生黄鱼是完美的,那我也算是近乎完美。再过两个月,再长2两肉,我的体重达1斤半,就可以流向市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了,身价可以升至元。
吐吐我的心声向往原生态生活,想念大海里我们的同胞虽然这两年,主人对我们非常呵护,但我更向往在海里原生态的生活,想念那些几近灭绝的我们的同胞——野生黄鱼……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这是清代诗人王莳蕙在《黄花鱼》一诗中描述对浙江沿海一带渔民捕捞大黄鱼时的情景。然而,这种情景现在已看不到了。听岛上的老渔民说,前些年人们不懂得保护野生黄鱼,大肆捕捞,如今能捕捞到的大黄鱼非常稀少。温州人好面子,酒桌上以野生黄鱼“撑场面”,因为供不应求,价格自然节节高,一条3斤多重的,价格至少在每斤多元。我想,人们应该反思,为什么野生黄鱼会越来越少?
(图文无关)
■内容来源:温州都市报
■图文编辑:桃子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